近日,農業農村部就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關于“大力推廣低蛋白日糧應用”的建議進行了答復。農業農村部表示高度重視低蛋白日糧研發與推廣應用。
近年來,隨著工業飼料產量持續增加,豆粕飼用量逐年提高。據我部監測,我國豬飼料產品平均蛋白水平為15.7%,豆粕在飼料中占比約為17.7%。2020年,全國養殖業消耗豆粕約7000萬噸。
加快推廣低蛋白日糧,可提高原料利用效率,降低豆粕用量,減少大豆進口依賴,降低養殖成本,減少氮排放,一舉多得。
加大低蛋白日糧推廣力度方面,農業農村部介紹,2020年在組織研究建立低蛋白日糧技術體系的基礎上,修訂發布了《仔豬、生長育肥豬配合飼料》國家標準(GB/T
5915-2020),育肥豬全程飼料平均蛋白水平最低為12.6%、最高為14.9%,有望將每公斤豬肉消耗蛋白量下調10%以上。目前,低蛋白日糧在一體化規模養殖企業中的應用積極性高,在商品飼料上使用仍有一定提升空間。據農業農村部對部分大型生豬養殖企業調研,其自營規模豬場育肥豬飼料蛋白水平已降至13.6%,比全行業平均水平低約2個百分點。但中小規模養殖場(戶)普遍將蛋白含量高低作為衡量飼料產品優劣的主要指標,飼料企業對外銷售的育肥豬飼料蛋白水平仍維持在15%以上。
2020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20〕31號),明確提出“建立健全飼料原料營養價值數據庫,全面推廣飼料精準配方和精細加工技術”“調整優化飼料配方結構,促進玉米、豆粕減量替代”等要求。農業農村部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進。一方面,積極支持飼料原料營養價值評定等基礎研究,逐步建立完善飼料原料營養價值數據庫及應用平臺系統,并于2021年4月正式上線發布,面向全社會開放使用,為推進飼料精準配方和精準配制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另一方面,組織成立全國動物營養指導委員會,制定發布了“豬雞飼料玉米豆粕減量替代技術方案”,組織全國飼料十大領軍企業和三十強企業發出倡議,引導全行業應用低蛋白日糧和玉米豆粕減量替代技術方案,有效降低飼料蛋白水平,減少飼料糧不合理消耗。
在加大對合成氨基酸生產研發和企業扶持力度方面,農業農村部指出,我國飼用氨基酸工業發展較快,年產量超過300萬噸,占全球產量約55%。其中,賴氨酸、蘇氨酸、色氨酸已能實現完全自給,賴氨酸、蘇氨酸還大量出口。隨著低蛋白日糧和精準配方技術的推廣應用,飼料工業對合成氨基酸特別是異亮氨酸等小品種氨基酸的需求量將不斷增加。2019年1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修訂發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將“采用發酵法工藝生產小品種氨基酸開發、生產、應用”列入鼓勵類項目,按照有關規定審批、核準或備案,鼓勵企業投資生產異亮氨酸、苯丙氨酸、組氨酸等產品,加快滿足國內市場對小品種氨基酸的需求。
農業農村部提出,下一步將繼續完善飼料原料營養價值數據庫,加大氨基酸生產扶持政策協調力度,持續開展低蛋白日糧推廣應用,推動養殖業豆粕減量使用,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
低蛋白質日糧
是根據蛋白質氨基酸營養平衡理論,在不影響動物生產性能和產品品質的條件下,通過添加適宜種類和數量的工業氨基酸,降低日糧蛋白質水平、減少氮排放的日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