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ody id="4pbcg"><pre id="4pbcg"></pre></tbody>

<button id="4pbcg"></button>

您的位置:主頁>> 飼料頻道 >> 當前新聞
糧食危機或進一步惡化:今年是物流瓶頸 明年將是供應問題!
來源:財聯社    2022年08月30日    點擊:1918

烏克蘭重新從黑海港口運輸糧食之后,全球對糧食供應的擔憂有所緩和,聯合國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也在7月迎來連續第四個月的下降。

但糧食危機并沒有結束,甚至可能將在2023年惡化。

今年的糧食危機主要來自于物流瓶頸,2020年開始的疫情加上今年年初爆發的俄烏沖突中斷了一些主要糧食出口國的糧食交付,但明年開始,物流不再是最核心的矛盾,供應本身才是。

失卻耕種信心

由于俄烏沖突的持續,烏克蘭地區今年4、5月的春播已被擾亂,另一個播種季節則在9月到11月,但也很可能也無法正常下種。

7月,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就在推特上警告,由于沖突,烏克蘭今年的農業收成可能減半。烏克蘭又是全球主要的糧食出口地,被譽為歐洲糧倉,其玉米和小麥的出口都占到全球市場的10%以上。

麥肯錫則在報告中預測,烏克蘭小麥在下一收獲季節可能下降35%-45%。而烏克蘭的糧食總收成可能將比正常水平低3000-4400萬噸。主要原因有種植面積減少、農民現金不足、大部分作物難以交付變現。

此外,俄羅斯、巴西和其他種植過的作物投入也不夠理想,供應將繼續吃緊。

干旱威脅庫存

地緣政治只是打擊供應的一個方面,今年罕見的極端高溫和干旱則是另一個威脅庫存的壞消息。

美國最大的玉米種植地愛荷華州上周報告糟糕的農作物情況,部分地區落后于歷史平均水平。這可能意味著美國玉米陷入供應緊張以及全球食品通脹加劇的前景。

而根據農業調查員的信息,主要農業生產大州——伊利諾伊州、內布拉斯加州、明尼蘇達州和南達科他州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兒去,這一次的干旱對美國農作物收成造成了沉重的打擊,只有旱地作物大豆獲得幸免。

歐洲也面臨同樣的窘境。據氣候學家稱,今年是該大陸500年來最嚴重的干旱年。意大利最大河流波河比正常水平低了兩米,而波河谷地區供應了意大利農作物30-40%的產出。據當地水稻種植者警告,今年的作物損失將達到60%。德、法等國也報告了程度不一的干旱及收成損失。

化肥價格抬升題

天災人禍湊巧一起,化肥也在為糧食危機推波助瀾。

據市場數據顯示,作為氮肥的常見材料,尿素的價格已經比去年上漲了一倍多。而天然氣短缺使歐洲化肥廠紛紛宣布減產或停產,也導致了全球農民可使用的肥料越來越少。

麥肯錫在它的報告中提示,化肥短缺和化肥價格上漲預計將嚴重打擊巴西等嚴重依賴化肥進口的國家,并將進一步減少全球市場上糧食的數量。

國際慈善機構美慈也表示,他們在和危地馬拉農民的合作中觀察到,農民無法對下一個生產周期進行投資。農民要么是買不起或找不到化肥,要么是買不起其它石油產品,如用于灌溉的塑料管道。

鑒于種種不利因素,麥肯錫警告下一波的糧食危機將比2007/2008年以及2010/2011年的危機更嚴重。


微信掃一掃分享到朋友圈
關鍵詞: 飼料 大豆

聲明:本網站凡注明有“【獨家】”的內容,其作品制作權均屬國際畜牧網所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國際畜牧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詳見本網版權聲明及豁免聲明)


在线播放A片
<tbody id="4pbcg"><pre id="4pbcg"></pre></tbody>

<button id="4pbcg"></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