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ody id="4pbcg"><pre id="4pbcg"></pre></tbody>

<button id="4pbcg"></button>

您的位置:主頁>>>> 當前新聞
【獨家】同心協力,攜手推動中國白羽肉雞產業
來源:國際畜牧網    2014年01月08日    點擊:25912


尊敬的各位領導、專家、媒體朋友,各位同仁、各位來賓:

大家上午好!

首先,感謝大家對中國白羽肉雞產業給予的關注和關心,感謝大家在2014年春節即將來臨之際,在百忙之中光臨本次成立大會。

中國白羽肉雞產業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起步,以高效率低成本的優勢在中國立足,以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為目標,現已發展成為農牧業領域中產業化程度最高的行業,產量居世界第二位。白羽肉雞產業的迅速發展,使雞肉成為了中國第二大肉類消費品。

盡管取得了重大的成績,但現在中國肉雞行業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非常重大的瓶頸期,這個瓶頸能不能有效突破,將影響這個行業未來數十年的發展格局。

2013年,中國白羽肉雞產業的各位同仁都深有同感,這個行業正在經歷一場浩劫。H7N9和“速生雞”事件,給我們的行業造成了嚴重損失,國家的財產損失也相當巨大。造成這種局面,既有天災,也有行業作為不足的因素。因此,大家都有這樣一個愿望:需要一個產業聯盟,整合利用中國白羽肉雞產業各方面的力量和資源,發揮行業的合力,帶領中國白羽肉雞產業走出陰霾,走向快速、健康和穩定發展的新階段。

一、中國白羽肉雞產業發展意義重大,前景廣闊

(一)中國白羽肉雞產業發展迅速,在中國農業中占據重要地位

1984年,中國的雞肉總產量是139萬噸,到了2012年,已經增長到1370萬噸,產量增長了8.86倍,相當于年均增長31.6%;其中1984-1994年增長2.71倍,1994-2004年增長84.1%,2004-2012年增長44.5 %。2012年中國雞肉產量占世界總產量16.6%,僅次于美國的1647.6萬噸,是世界第二大雞肉生產國。

中國雞肉消費量從1984年的 139萬噸增至2012年的1375萬噸,增長了10倍;雞肉年人均消費從1984年的1.03公斤增長到2012年的10.1公斤,增長了9倍。中國雞肉產量在中國肉類的比重不斷提高,由1984年的6.2%增至2012年的16.3%,增加了10.1個百分點。

中國雞肉及其制品的出口不斷增長,由1984年的 2.7 萬噸增至2012年的42萬噸,增長了 15倍;出口額由0.35億美元增至16多億美元,增長了45倍。中國雞肉出口創匯排肉類產品出口第一位,是中國第100個出口創匯超過10億美元的品類,為國家農產品出口創匯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中國肉雞產業發展潛力巨大

由于雞肉有利于健康,世界許多國家積極發展肉雞產業。從世界肉類結構看,雞肉和豬肉所占比重已經相差很小,分別為34.6%和36.6%。但中國雞肉在肉類的比重與豬肉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兩者分別為16.3%和63.6%。中國雞肉在肉類結構所占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8.3%,若達到世界平均水平,中國肉雞總產量可翻一番,超過2700萬噸,中國將成為世界雞肉生產第一大國。

由于我國肉類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偏重豬肉,中國雞肉的人均消費量還遠遠低于世界發達國家和國際水平,增長潛力巨大。2012年我國雞肉人均消費量只有10.1公斤,而世界平均水平為12.7公斤,若達到這一水平,則可增產25%,總產量可超過1700萬噸,相當于美國水平。美國人均雞肉消費量為44.3公斤,巴西36.5公斤,我國臺灣34公斤,若我國未來10年達到人均消費20公斤,我國雞肉消費可達到2700萬噸,中國也將成為世界雞肉消費第一大國。

中國雞肉產量位居世界第二,但出口量遠遠低于美國、巴西、荷蘭和法國。2012年巴西出口雞肉375萬噸,占世界出口總量的38%,占其國內總產量的29.4%;美國出口321萬噸,在世界出口總量和其國內生產總量中分別占32.6%和19.5%,而我國出口只有42萬噸,僅占世界出口量的4.3%和國內雞肉總產量的3.1%,出口市場潛力巨大。中國肉雞出口有能力超過100萬噸,甚至300萬噸。


微信掃一掃分享到朋友圈
關鍵詞: 白羽肉雞 聯盟

聲明:本網站凡注明有“【獨家】”的內容,其作品制作權均屬國際畜牧網所有。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國際畜牧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詳見本網版權聲明及豁免聲明)


在线播放A片
<tbody id="4pbcg"><pre id="4pbcg"></pre></tbody>

<button id="4pbcg"></button>